原標題:金華交警鐵騎分隊為亞運勤練兵(引題)
騎上“老鐵”護航盛會(主題)
浙江日報記者 沈超 見習記者 張競聰
戴著白頭盔、身著黃綠色騎行服、足蹬黑色長靴,駕駛警用摩托車出沒于城市的街頭巷尾,及時排除擁堵和交通安全隱患,或處置突發事件、服務市民……英姿颯爽的他們有個很酷的名字:交警鐵騎。
在浙江金華,有一支由21名年輕人組成的交警鐵騎分隊——金華市交警支隊機動警衛大隊直屬鐵騎分隊。這支成立于2019年的隊伍,是從金華市近1000名交警鐵騎中選拔出來的,平時主要負責稽查危險駕駛、迎賓、鐵騎隊伍培訓與監督等工作。接下來,他們還將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金華分賽區的比賽中承擔迎賓護航、巡邏安保、應急處突等工作。
為了迎接亞運會,鐵騎分隊的隊員們已經訓練了兩年。他們是如何訓練的,他們的裝備有什么特別之處?近日,記者走進鐵騎分隊一探究竟。
上午9時,早高峰剛過,機動警衛大隊的會議室里,鐵騎分隊隊員們圍坐在一起,討論即將啟動的亞運火炬傳遞保障方案。這時,皮膚黝黑的隊員沈興達走進來,惹得大家一陣調侃:“最近感覺變壯了嘛?!?/p>
“穿上騎行服,是不是更帥了?”沈興達笑著回應。1997年出生的他,加入鐵騎分隊已3年,是隊伍的編隊教練。
相比于省內杭州、寧波等地的“老牌”鐵騎,平均年齡26歲的金華交警直屬鐵騎分隊,可以說是“小鮮肉”。但這支年輕的隊伍,在2021年浙江省摩托車警務駕駛技能比武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團體第二名的佳績,成為那次比武中一匹名副其實的黑馬。
“走,去看看我們的座駕吧?!标爢T章鵬飛帶著記者去參觀?!斑@是春風650摩托車,看起來塊頭很大吧?!闭蛮i飛拍了拍座椅,給我們介紹起來。作為國賓護衛隊的同款車型,鐵騎分隊配備的春風650摩托車重達530斤,與街面常見的警用摩托車相比,要重上200斤,毫無疑問是“重量級選手”。
除了大,這款浙江制造的摩托車亮點不少:車上安裝了自動升降擋風玻璃,可根據風速大小自行調節高低,減小風阻,保證騎手坐姿端正;采用先進的ABS剎車系統,有助于在緊急制動的情況下保持車輛平穩;車頭LED大燈,能有效增加夜間行駛照明距離,確保行車安全……
車好,騎手的綜合素質也得好。21名隊員,平均身高約180厘米,這不僅是為了滿足禮賓工作的需要,也是為了適應駕馭重型摩托車的需求。當然,還要有技術。穿戴著整套騎行裝備向我們走來的王宗濤出生于2001年,是隊里最年輕的隊員。他說,每一位新加入的隊員都需要從最基本的控車學起,就算有摩托車駕駛基礎,一般也需要練習一個月,才能駕馭這臺530斤的“老鐵”。
接著,我們來到位于金華市警校的訓練場地,隊員們跨上摩托車,演示了兩種常用的任務編隊。
第一種是快速通過。只見隊員們在車隊前后編隊,快速帶領車隊通過路口?!皥绦羞@一任務時,摩托車時速可能超過100公里。我們訓練的重點,在于道路前方發生緊急情況時的應急處置,以及掉隊后如何安全歸隊?!鄙蚺d達說。
另一種是巡游。隊員們排成箭頭形隊列,以大約10公里的時速,穩定、整齊劃一地行進,前后車不超過1.5米距離。沈興達和隊友接到過一次難忘的任務,就是采用巡游隊列——2020年4月護衛金華援鄂醫療隊返金?!把灿蔚乃俣?,可能比騎自行車還慢,對油門、剎車的掌控要非常精準。只有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掌握好隊形和節奏?!闭蛮i飛說。
這兩種編隊,最有可能在亞運會期間使用到,因此也是隊員們練得最多的科目。除此之外,隊員們還要進行技巧訓練,比如單桶繞樁駕駛、8字繞樁駕駛、窄路駕駛等,主要是為了強化隊員遇到不同情形時快速通過的能力。
“騎摩托車是技術活,我們講求人車合一?!鄙蚺d達告訴記者,必須通過大量訓練,才能培養出車感,實現人與車的默契配合。
從2021年7月亞運保障工作內部選拔算起,隊員們的編隊、技巧、體能訓練從未停止。不影響正常交通、安全快速執行任務、展現浙江形象等要求,大家已經爛熟于心。
亞運會一天天臨近,最近隊友們加強了訓練,除了日常工作,一日兩練雷打不動。這也讓隊員們的膚色日漸加深,體型越加健碩。
“我們要為護航亞運高質量地完成各項任務,這是我們的榮耀?!鄙蚺d達說。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leadershipwithintegr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