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咋能讓政務APP更接地氣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隨著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社會治理領域,政務APP在為人民群眾帶來了隨時隨地辦理稅費繳納、證件申請、社保申報等數字便利的同時,也存在系統性能不協調、用戶體驗感差、第三方關聯交易認證風險高、刻意追求網上留痕等一些問題。政務APP助力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是加強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信息技術作為有助于推動治理目的達成的路徑要素,必須找到深化治理改革為基層放權賦能的“下沉”點,謹防可能發生的阻滯與對立,才能真正推動基層治理重心有效下移,夯實國家治理根基。
讓技術“接地氣”,集約統籌推動治理路徑銜接貫通
基層治理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情況復雜。政務APP的開發與創建必須以“實用、管用、好用”為導向,為“懸浮”的政務信息化建設搭建“看得見、用得了”的“下沉”橋梁,以推動治理流程創新優化。
減少“迂回反復”,實現政務APP“直線”服務。以簡化群眾辦事流程為目標,簡化政務APP客戶端的界面設計和布局,降低群眾學習和使用APP的時間和精力耗費。一方面,豐富與群眾的互動形式,增加交互性強的實時人工客服引導,重視對用戶體驗的收集整理,減少各類信息在不同政務APP中的重復提交,及時對用戶的意見建議進行反饋。另一方面,減少對下級政府部門日常工作留痕的形式要求,從定時定量上傳工作照片、填寫工作日志、共享工作定位向注重工作實績的科學動態考核轉變。使群眾“簡簡單單”辦事、基層干部“真真正正”做事。也就是說,要改變政務APP的考核理念和方式,由“重量”轉為“重質”,提高政務APP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簡單”地辦事,基層干部才能“真正”做事。
加強“風險預防”,實現政務APP“安全”服務。提升政務APP安全開發意識,制定安全測試工作流程和技術標準,保障數據傳輸、個人信息安全,防止資費消耗、遠程控制等惡意危險程序攻擊。同時,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制定政務APP安全檢測規范,建立全過程安全監督機制,明確安全責任邊界,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形成跨部門、跨地區條塊融合的安全保障工作聯動機制。加強監管數據共享利用,建立完善多領域風險預警模型和協同處置分析平臺。也就是說,要強化政務APP運行的責任擔當,由“重眼前”轉為“重長遠”,提高政務APP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安全”地辦事,基層干部才能“安心”做事。
讓服務“出實招”,以效能驅動倒逼治理重心向下移動
治理重心下移是治理變革的重要內容,核心在于提升解決基層問題的能力,政務APP的開發與應用,必須通過技術載體為群眾解決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實際問題,才能成為基層治理“管得著、管得好”的“下沉”抓手,以提高治理決策的科學性。
“線下+線上”共同推進,讓群眾辦事有實效。前些年,一些地方“填表到崩潰、開會到流淚”的形式主義,備受干部詬病。經過中央自上而下的減負和整治,文山會海、填表太多的形式主義現象大大減少。如今,政務APP悄然冒頭并“懸浮”于上,也讓基層干部叫苦連連,這對地方的行政效能、對百姓的切身利益來說,都不是好事。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可以打破時間、空間上的物理界限,改變信息不對稱的局面,有利于融合各部門邊界,最大程度上提升治理效能。首先,明確不同治理層級和治理主體的組織方式及其相互關系,對政府各部門職能進行整體性統籌協調,做好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及證照分離等“放管服”改革。其次,規范和優化協調機構運行,推動解決體制不順、統籌協調能力不足、機構運行不暢的問題,從根本上防止線下急難愁盼等問題帶病進入線上。最后,找準政務APP的服務定位,根據線下群眾辦理事項的實際需求進行線上服務內容設計。
“服務+監管”相輔相成,讓群眾辦事有保障。對政務APP業務操作流程的完整性與有效性依法進行全過程監管,執行全流程算法責任管理。一方面,公開用戶個人信息的處理規則,明示處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保障用戶對其個人信息處理的知情權、決定權,保障用戶限制或者拒絕他人對其個人信息進行處理的法定權利。另一方面,讓用戶在使用政務APP時享受與線下相同的權利保障。尤其是針對負擔行政行為可能對用戶帶來的不利后果,應當為用戶提供線上或線下等多種可選擇操作方式,針對誤操作、可能性權利損害等情形提供申請異議程序及救濟途徑,確保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讓賦能“更精準”,協同聯動保障治理效能穩步提升
社會治理工作千頭萬緒,信息技術賦能需要精準發力、策略推進。政務APP必須不斷通過自我完善與革新,賦能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成為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保障,才能優化社會治理生態。
加強整體建設規劃,為治理減負。從頂層設計合理確定政務服務APP建設的范圍和重點,推動各地區各部門資源整合及集約化建設。一方面,在大數據背景下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對政府來說表面上是技術命題,實質上是一道管理命題。近些年,不少地方和部門開發了各種政務APP,通過APP對相關工作進行上報和處置。開發政務APP的本意是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但從實踐看,有的地方的政務APP功能流于形式,不僅消耗了不必要的行政資源,而且給一些基層工作增添了負擔。因此,應致力于加快相關政務APP的優化整合,對于缺乏實用價值的予以去除,確保必要的整合功能、減少數量,實現政務資源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設立誰整治”的原則,持續合理規劃政務APP以及各類小程序、公眾號的類別和數量,持續推動各地各部門政務APP的整合遷移工作,尤其是針對社保、醫療、交通等高頻服務事項進行集中整合遷移,在為群眾提供一站式網上辦事減負的同時,推動基層治理工作減負。
加強系統業務協同,為治理增效。推動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政務APP業務協同共享,實現政務APP、小程序、公眾號及其他政務服務移動端統一管理、協同服務。建立統一的移動端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將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并實現清單內事項“掌上可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掌上”政務服務,助力大幅提升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治理效能,讓政務APP真正做到為民、便民、利民,用數字化“清單”編織社會治理“網格”,推動基層治理工作開創新局面。(翟曉舟)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leadershipwithintegr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