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評論員 郭振清
今天(8月23日),某中央經濟大報刊發《“房住不炒”定位不會改變》的專欄文章,批駁了有人面對當前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認為“再提‘房住不炒’已不合時宜”的錯誤認識,重申了“房住不炒”定位仍然要堅持,沒有過時。
這樣的批駁當然是及時而有力的,令人心悅。但就眼下形勢來看,要讓人誠服,說的似乎還不夠。
“房住不炒”是確保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總定位,總原則,不應也不會改變,須長期堅持。這毋庸置疑。
與此同時,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在于,房地產業以及與房地產業有密切關系的建筑業,都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比如,目前我國房地產的相關貸款占銀行信貸的40%,房地產的相關收入占地方綜合財力的50%,居民財富的60%在住房上面。
把這兩個支柱產業穩住,對穩定經濟大盤意義重大;推動這兩個支柱產業平穩向上發展,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顯著,對提振經濟不可或缺且舉足輕重。
事實還在于,在很多地方,在供需基本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房地產業不僅不具備過快上漲的基礎,相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行和下滑的勢頭。這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沉重拖累,造成了巨大壓力。
因此,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因此,許多地方政府紛紛把提振樓市,提到了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重要關鍵環節的高度,明確要求“把房地產、大宗消費等拉起來”。
堅持“房住不炒”,同樣需要堅持辯證思維和問題導向。不是不加分析地一律不允許房價上漲,更不是打壓房地產業放任其下行。而是要摒棄樓市瘋狂野蠻生長、開發商任性無序擴張的老路,最終推動房地產業走上平穩健康成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誠然,我國房地產市場分化明顯,在少數熱點城市,供不應求的情況依然存在。但是,在大多數城市,特別是在眾多中小城市和那些熱點城市的郊區,供大于求、供求相當的市場行情,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這些地方,制約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與部分熱點城市有所不同。換言之,少數熱點城市的情況不代表全國市場狀況,不能因為擔心少數熱點城市房價的過快上漲而刻意壓制全國市場的發展。
我國的房地產業由市場的和非市場的兩部分組成?!胺孔〔怀础辈粌H意味著要抑制約束非理性的市場行為,防范化解風險,還意味著政府要積極履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義務,確保百姓住有所居。做好房地產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居住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對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也在今天,上述經濟大報所屬的證券紙媒,刊發題為《再談挺起A股的脊梁》的評論提出:股市再次出現大幅調整的局面,再談挺起A股的脊梁,十分必要。既然房地產行業“仍是大行業、好行業,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可期”,那么,在強調“房住不炒”的同時,是不是也有必要喊一聲:挺起樓市的脊梁?!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leadershipwithintegr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